「戲遊人生計劃」是一個以中學生為對象的雙語學習計劃,著重學生對劇本的分析及理解。提倡跨領域學習,並藉著討論劇本內容,訓練思辨能力。
計劃所選的劇作均由本地及海外專業劇作家創作,以與年輕人成長有關的切身議題,引發討論打開話匣子。結合戲劇演出及討論,說明藝術是一個讓人了解生命的途徑。

學習領域
藝術教育;
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

對象
中一至中六

語言
粵語 或 英語

形式
實體參與

課時
20 小時校內工作坊
跨校交流及討論
8 小時劇場排練及演出暨討論

教師支援
教師專業發展
計劃大綱
階段
1A
戲劇工作坊
2025 年 1 至 7 月
内容
- 20 小時戲劇工作坊,深入思考和討論劇本提出的議題
- 學生著手為劇本選段排練不多於 30 分鐘的劇場演出
1B
教師專業發展
- 在工作坊同時為教師提供持續的戲劇教學建議及支援,讓教師獲得基本的戲劇教學技巧,更有信心籌備綵排及完善演出
2
跨校交流及討論
- 安排不同參與學校會面並就劇目進行分組討論
3
劇場演出及討論
2025 年 7 月 12 及 13 日(六及日)
港島區表演場地
- 在港島區表演場地綵排及演出
- 演後台上討論環節
劇目選擇
劇目 |
劇作家 |
劇目概要 |
《別了,虛擬世界》 |
Åsa Lindholm(瑞典,斯托克姆) |
劇目關於一群身處社交媒體時代的青年,各自受網上生活困擾。 |
《「動」「人」透視》 |
Olga Macrinici(摩爾多瓦共和國,基希納烏) |
《「動」「人」透視》劇中人一連串的自問自答,訴説人類與動物的微妙關係。獨白諷刺而具批判性,效果出人意表。 |
《地球自衛隊》 |
林孟寰(台中) |
《地球自衛隊》主角小希不向政府「全民瘋電玩,打 game 換現金」的政策低頭,加入了「地球自衛隊」,竟揭發了未來人類與人工智能之間的陰謀,反思科技對地球的影響。 |
《50/50》 |
Milena Bogavac(塞爾維亞,貝爾格萊德) |
甚麼可以分割?甚麼能夠分享?愛是不能分割的。這是一個關於家庭的故事,以及父母離異對這些家庭的影響。 |
《機械人法朗》 |
黃清霞博士(香港)及 Thomas Lawson(英國,倫敦) |
一位機器人科學家必須在失去兒子與全新嘗試中作出選擇。當我們將人工智能推向極致時會發生甚麼事? |
《格林歷險記:格林童話重構》 |
黃清霞博士(香港)及 Thomas Lawson(英國,倫敦) |
童話故事不限齡,角色橋段大翻新。《格林童話》改編成一個關於善惡與團隊合作的故事。 |
《校園鬣狗族》 |
Anders Duus(瑞典,斯特蘭奈斯) |
這是一個有關友情、欺凌及力爭上游的故事。一群青少年渴望提高地位,在俗世中尋找自己的位置。 |
《IQ.Rock》 |
Khairi Anwar(馬來西亞,吉隆坡) |
這是 Khairi 對馬來西亞村落教育的敢言之作,描述老師與學生之間因家庭背景及年齡代溝所產生的矛盾。 |
《埃德報恩記》 |
Sara Clifford(英國,倫敦) |
這是一個有關殘疾人士、支持及友誼的故事。一位男士在殘疾兒童學校中與男孩相遇,結下互相改變生命的一段友誼……但這份友情如何維繫? |
《橄欖樹下愛流傳》 |
Dragana Tripković (蒙特內哥羅,波德里查) |
當巫師對贊奴家族施加詛咒的同時,贊奴不得不面對自己造成的後果……為自己的所作所為負責。這是一個關於責任、尊重與自然力量的故事。 |
《戴皇冠繼皇位》 |
Nick Wood(英國,諾丁漢) |
這是一個有關友情、成長、擔起責任以及從經歷中學習的故事。 |
《青春之河》 |
Hasan Erkek(土耳其,伊斯坦堡) |
退休教師石堅被街上醉漢指責自己毀了他一生。石堅不得不回顧這名前學生的過去,並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他最終能撥亂反正嗎? |
《甜蜜的刺痛》 |
Chinonyerem Odimba(英國,倫敦) |
《甜蜜的刺痛》受非洲西部寓言故事啟發,主角 Badger 逃避父母的回流安排,猛然躍進腳下異域。與大自然失聯,他還能辨認出自己嗎? |
《想吹口哨,就吹口哨》 |
Andreea Vălean(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 |
渴望自由的三個男青年囚犯綁架了羈留中心主任和研究青少年罪行的女生,藉此利用直昇機來逃出生天,究竟他們能否得償所願? |
誇啦啦透過「青年專屬劇目」計劃,促進國際劇作家及本地譯者合作交流。來自香港、瑞典、英國及新絲綢之路國家的劇作家,創作了 14 個為 23 歲以下的年青人而設的劇目,成為「戲遊人生計劃」選演的劇目。學校可自選劇目及語言。
工作坊期間,我不僅練習和掌握如何演戲,還學會了互相幫助和支持,演出才會成功,體會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戲劇工作坊中最深刻的是,要從角色的角度思考,這真的很有趣,有助我更了解這個故事!
學生
青年學院(國際課程)—— 青衣分校


「戲遊人生計劃」讓年輕人一起體驗和實踐批判式思考。同學首先要尊重文本、再進而剖析,並最終和友校分別於舞台上嘗試使劇本活化為此時此地的景象。我很喜歡這計劃的理念和設計。
老師
鳴謝


誇啦啦保留延期、取消、更改節目形式或更換演員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