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 青年計劃

始於 2012 年,Sm-ART 青年計劃是為來自困難家庭的小學生而設,主力培育創意思維,旨在體現藝術如何為生命帶來改變。本計劃透過全年無間斷的校內多元藝術活動和校外的「文化日」活動,以跨代教學為基礎,加入義工訓練及服務元素。同時亦為香港大學表達藝術治療碩士課程實習生提供實踐機會,讓不同年齡的參加者都能從計劃中獲益。

2018 – 2020 年度是本計劃的最後一屆。多年來共有 155 名小學生透過本計劃接觸不同類型的藝術,藉此養成反思習慣,進而引導他們尋找自我、理解別人和發掘生命的意義。

1
小時課堂及網上學習
1
次文化日及工作坊
1
個展演
1
個義工培訓工作坊
1
名來自 5 所學校的小四至小六學生
1
名藝術教育家
1
名香港大學表達藝術治療碩士課程實習生及教師助理實習生
1
名成人義工
1
小時家長及學生檢討會面

基督教宣道會宣基小學(坪石)

同學在自主學習、多感官學習和體驗式學習都表現得很好,他們會運用一些溝通和合作的技巧嘗試去和他人溝通,研究應該如何合作。這一年裏,我看到學生和老師在 Sm-ART 青年計劃裏都有所得着,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教學方法,可以給自己參考,有助自己在教師專業路上發展。

有一次 Sm-ART 青年計劃的課堂離開學校到學校附近的環境上課。Sm-ART 青年計劃導師準備了廢棄紙筒作為同學創作的用具。過程中,同學發現紙筒可以用來聽東西,他們很好奇地用紙筒到處聽。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去培養他們創意的能力,透過一些小技巧或策略令他們主動投入,自願參與活動。

李君豪老師

馬鞍山聖若瑟小學

Sm-ART 青年計劃讓我更勇於回答問題,因為計劃教會我答案沒有對錯之分,讓我更有自信。同時 Sm-ART 青年計劃讓我了解自己的強項。

小四學生朱培元

聖文德天主教小學

我看見教育的一道彩虹。我們作為教育工作者不是每樣事情都能做到,Sm-ART 青年計劃就好像教育界的一道彩虹,不是能常遇見,但我希望每日都可以見到彩虹。

張偉菁校長

基督教聖約教會堅樂第二小學

我學會了文化和學習方法。我有所改變,好像更接納別人,表達和開放。喜歡這個計劃是不用做很多練習,可以在玩耍中學習和變得開放。

小六學生王佳希

這是有活力、互動學習的一年,我和學生們一起成長了。計劃使我抱著勤學好問的精神,了解、欣賞不同的藝術方式。我很欣賞誇啦啦投入資源發展這個項目。

周淑禮
義工

鳴謝